源自清朝 傳承美味
“三義春”羊肉湯的文化起源
追溯羊肉湯的起 源,已有千年的歷史,早就有文字記載,在春秋戰國時期羊肉湯便已登上了歷史舞臺。
單縣羊肉湯始創于清代1807年嘉慶年間,因種種原因,曾一度淡出單縣飲食界。為保單縣羊肉湯的正宗,使單縣羊肉湯傳統熬制技術能夠傳承下去,在1935年春天,周永歧和竇寶德、呂運法一起共同出資,創立了“三義春羊肉湯”。一是寓取三國時期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“義”,再者因逢春而立,他們三人便將羊肉湯館命名為“三義春”, 將“以義為本,以技為先”定為經營宗旨。單縣羊肉湯又重新融入到單縣人民的生活,“三義春羊肉湯”從此為單縣羊肉湯這一傳統飲食文化點燃了傳承之炬。
單縣羊肉湯先后經歷了清朝、民國,并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,至今已有近200余年的歷史。與我國經得起歷史考驗一路走來的中華名吃金華火腿、北京烤鴨齊名,并有“南腿、北鴨、中羊湯”之稱。在單縣眾多羊肉湯館中,“三義春羊肉湯”則是單縣羊肉湯中具代表性的,率先將單縣羊肉湯推向了全國,現在的單縣羊肉湯已名揚天下?!叭x春羊肉湯”因其制作工藝獨特,調料齊全,營養豐富,且色白似奶、湯味正宗,不僅在魯西南一帶久負盛名,在冀、豫、蘇、皖等省地也享有較高的聲譽。如今,“三義春羊肉湯”已被載入中華 名菜譜,是一項以湯入譜的中華名吃,
“三義春”的老牌匾
“三義春”成立后,為使名號更加響亮,特地請在湖西一帶頗有名氣的留洋名家陳布經先生,在長三尺寬六寸(取意為三人六六大順)的花梨木牌匾上題寫“三義春”三個隸書大字。三人為使招牌醒目,易于長期保存,還對牌匾進行了淺雕,著漆,包銅角。掛在店門口很醒目,外來的客人看到“三義春”這塊牌匾便知道到了單州城,必定要進去喝一碗正宗的單縣羊肉湯。這塊牌匾也跟隨著“三義春”走過風風雨雨,可惜的是在文革期間被紅衛兵當作“四舊”砸毀,令人十分嘆惜。
“三義春”的大事跡
韓復榘聽戲喝湯
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生平愛好戲曲和美食,1936年春,韓復榘來單縣視察,在看戲時聞聽“三義春羊肉湯”名聲在外,便點名品嘗,喝完湯后連聲贊道:“鄙人平生真是未嘗過如此之羊湯,真是美味啊?!辈⒃谂R走時帶走七大壇子(每壇子約五十斤),送至時任東北軍海軍司令的沈鴻烈處犒賞官軍
抗日戰爭期間的“三義春”
1938年7月,日軍進犯單縣城,國民軍一槍未放倉惶逃離單縣。當時單縣城內外一片混亂,沿街商行鋪面紛紛關門停業。那時候“三義春”生意正紅火,突遇戰亂,周永歧、竇保德他們也犯了愁,關門吧,生意剛剛起步,不關門吧,誰知道小日本進來后怎樣?想來想去三人決定還是保命要緊,于是他們遣散伙計,把貴重值錢的家什該藏的藏,該轉移的轉移,這才有了“三義春”的“關門大吉”。所幸日軍侵占單縣城后,時間不長(僅一個月不到)。日軍又全部撤出單縣向武漢進犯。單縣又恢復了國民黨政府統治。
二年半后,“三義春”創始人之一周永歧見形勢基本穩定,又重新召集原班伙計,準備籌備開張。而此時竇保德已被河南歸德府一朋友所邀,將“三義春”暫遷至河南歸德城里經營(現商丘老歸德城,許多當地的老人都知道那時候“三義春”曾在這里開過短暫的時間,因此才有了后來的惡意搶注事件)。三人又重新匯合到一快,把遣散的伙計召集起來,各自集資120快錢再次開張“三義春”,但兵荒馬亂生意已大不如以前了,原料短缺且價格高,而且經過日本鬼子近一個月的騷擾,各大商號老板也很少到“三義春”叫菜或宴客了。來“三義春”吃喝的多是些偽政府人員和兵痞,這些人既貪又刁,有時吃喝過后還不給現錢,因此“三義春”的生意外表看似忙碌,實際獲利甚微。
誰知道剛過春節不久,日軍二次侵占了單縣,駐城的第七路軍及國民黨縣政府再次棄城而逃,日軍侵占單城后立即建立了單縣偽政權、發展偽組織,一邊鼓吹“中日親善”和“東亞共榮”,一邊大力推行“治安肅正”和“強化治安”以及“囚籠政策”,還搞“商貿繁榮”,讓各大商店鋪等照常營業。本來想關門大吉的“三義春”也只好硬著頭皮、戰戰兢兢繼續經營下去。到了一九四五年夏天,日軍在我軍打擊下節節潰退,不久小日本投降,之后國民黨反動派橫行霸道,單縣城里又是一片混亂,他們白吃白喝還搶東西,直到這時“三義春”的生意才真的難以為繼,感到不能再繼續做了,于是被迫再次“關門大吉”。
“三義春”招待建國元帥
直到一九四八年,單縣形勢趨于穩定了,“三義春”羊肉湯館開始營業,經過這兩次的動蕩,“三義春”人則更加團結,經營狀況逐漸轉好?!叭x春”羊肉湯在制作工藝上不斷創新,使羊肉湯得以發揚光大和多方延續。1948年12月,淮海戰役期間,劉伯承、陳毅元帥來單縣時,當時的公安局長劉銳夫同志用三義春羊肉湯和水壯饃招待了他們,兩位元帥品嘗完后也是贊譽有加。后山東快書中曾唱道:“兩位元帥喝罷齊聲贊,都說是轉戰全國十幾省,這樣的美味還是頭回見,他們說是:您這湯,不腥不膩又不膻,味道真是美上天?!背闪藛慰h老百姓們口中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。
新中國成立初期的“三義春”
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, “三義春”迎來了真的黃金時代,在全國解放之后沒參加公私合營之前的五、六年間,“三義春”無論是在羊肉湯的熬制上,還是在各色菜肴的制作上,都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至高境界,那時候物價穩定、貨源充足,政府支持,社會風氣良好?!叭x春”生意非常紅火。一九五六年,公私合營乃是全國大勢所趨,“三義春羊湯館”更名為單縣國營飯店,竇保德由于思想先進,加之本人技術過硬,擔任了國營飯店副經理,那時候,周永歧和竇保德及他們培養的大批徒弟等人都成了國家干部和職工,“三義春”這塊在單縣鮮 艷了二十余年的招牌被納入國營餐飲行業,暫時失去了它鮮艷的亮點。
一九五九年、六O年、六一年是我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,飯店推行了“粗糧細作”、“糧菜混吃”,甚至大搞什么“地瓜宴”、“野菜席”等,取消了羊肉湯和一些名菜名吃。
文革時期,紅衛兵大破“四舊”,“三義春羊湯館”招牌被砸,周永岐被紅衛兵誣為“為資產階級老爺服務的技術權威”,勒令飯店不準熬制“白湯”羊肉湯,要按廣大群眾的家常熬制方法把羊肉湯熬成“紅湯”,代表紅色政權,并在湯內加粉條。不準搞成桌的宴席,但可以搞“革命宴席”,所謂“革命宴席”即各種野菜或粗糠制成的食物,亦叫“憶苦思甜”飯,讓人吃了“不忘階級苦,牢記血淚仇”。周永岐認為失去了單縣羊肉湯的特色,不愿意做這樣的宴席,曾一度被關進牛棚。
改革開放后的“三義春”
改革開放以后,“三義春”恢復了“老字號”,在單縣城里掛牌經營,經過風風雨雨幾十年,“三義春”羊肉湯依然保持著原來的正宗味,生意紅紅火火,來客對其贊譽有加。
“三義春”羊肉湯坎坷滄桑百余年,通過幾代人的努力,形成了“老字號”品牌
歷經歲月坎坷,一路風雨飄搖,三義春傳人在不屈不撓、眾志成城的努力奮斗下,終于迎來了“三義春”這百年老店的春天,迎來 了“三義春”的康莊大道。如今的“三義春”已擁有了自己成熟的經營模式,不再僅僅止于門店經營,而是推行加盟、學習、培訓等遍地開花的拓展模式,使“三義春羊肉湯”盡快走向了全國。如今,“三義春羊肉湯”已做成一個品牌,遍足九州大江南北,三義春傳人在將“三義春羊肉湯”代代傳承的夢想逐步實現?!叭x春羊肉湯”現已獲得“中華名吃”“、山東省老字號” 、“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”、“山東名吃”等等四十多種榮譽稱號及獎牌。這種種的殊榮都離不開三代 “三義春”人的堅持和努力, “三義春”人將繼續秉承以人為本、以德為厚,以勤為儉,以技為先的傳統作風,讓經過歲月洗禮的“三義春”在未來的長河中一路堅定地走下去!